刘光珍为傅山学院做“读《温病》,做临床”专题讲座

日期:2014-11-21点击:来源:傅山学院 作者:李廷宇

11月19日晚,傅山学院特邀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省名医刘光珍教授,在2705教室为傅山学院11、12级全体同学做了题为“读《温病》,做临床”专题讲座。傅山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俊莲教授、副院长赵杰教授及办公室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刘教授寓教于乐,风趣中又蕴含着浓厚的知识修养。先以清代医家叶天士的“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来强调临床辨证的重要性。继而开展了本次讲座的重要内容:温病的辨证总纲——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各个层次的治疗大法和禁忌。并以临床病种病例解释,传授了其多年的临床经验。

在讲到卫分证时,刘老师强调卫分为表,发热恶寒为卫分证的标志,并分析了汗法的含义和如何正确使用,即以辛凉开肺即为汗,非如“伤寒”麻桂辛温。忌用又非禁用,也可用少许来辅助辛凉开肺,如淡豆豉、荆芥穗。

气分证以清气为治疗大法,清者,一有轻清宣散,二为清热泻火。用白虎汤做例,言明伤寒用白虎汤治疗阳明经证,温病用其治疗气分证。方中用甘寒石膏清热,用知母而不用黄柏来存阴。告诫温病“存一份津液便多一份生机”。联系现代医学,清气的治疗大法可以用来抗感染,抗内毒血症等。

营分证透热转气非唯一治疗方法,要清营热还需泄毒外出,代表方为清营汤。向同学们指出温热火毒四种邪气的性质转变才是病情转归,病程变化的关键。营分用犀角(现用水牛角),玄参清营凉血时,还要加入连翘、竹叶、薄荷等以“透热转气”。

血分证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用典型的败血症、杨梅舌为例言明血分 的临床表现:身热谵语、斑疹、出血、舌紫绛起刺(状如杨梅)。临床见到血分证,“直须”凉血散血,用四物汤中的当归,生地,赤芍等。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温病学的专题讲座,更是一场丰盛的中医临床知识大餐,到场的听众时而埋头思考,时而奋笔记录,时而拍手称赞……长达2小时的讲座在学与思、授与受的交替中不知不觉的到了不舍的时刻。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有者,唯学识和精神的传承!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