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记者 张旭俊
“一个人一辈子要安身立命,靠的是两种能力,一是做人的能力,一是做事的能力。要做事先做人,我们只有做好了‘人’才能更好的做事。”3月27日晚7点,我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走进山西中医学院,同在座的100余名中药系学生交流了学习《弟子规》以来的心得体会。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表示,孝顺父母就是举手之劳,不需要等待,不需要物质条件多富有。
时间:3月27日晚7点
地点:山西中医学院
主题:《弟子规》教我们做人处事
受众:中药系100余名学生
要珍惜身边的幸福
听讲座的都是大学生,并且几乎都是90后学子,借此机会,讲师和大家分享了“幸福”一词的真正含义。“有人说金钱就是幸福,有人说房子、车子就是幸福,有人说当自己的肿瘤查出是良性的就叫幸福,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能说我们没有大房子就不幸福?能说我们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就不幸福吗?我们拥有一门很好的技术,成为一个有专业技能的人也同样幸福。”
讲师说完“幸福”一词后,大一新生胡美变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活在对比中,在和别人对比后,总会发现自己活得不幸福,殊不知,其实幸福就在眼前,就在身边。“珍惜眼前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外面刮着西北风,我们却可以和父母共同享受着热腾腾的面食,我觉着这就是幸福。”
“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到要珍惜幸福,珍惜幸福要从现在做起。”学生刘芳蔷告诉记者。
孝顺父母不能等
《弟子规》里首先讲述的是孝顺父母,并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要及时。“等待是一种遗憾,遗憾是不能补救的,不能补就的生命是无法挽回的。因为,生命也有它的保鲜期。”讲师从“生命”开始,告诉大家孝顺不能等待的道理。
有人说,等自己有钱了,就把钱大把大把地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有人说,等自己有时间了,带着爸爸妈妈,游国内国外,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其实,那是不可能的,等钱赚到手了,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咬得动美食吗?等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时,他们还能走得动吗?
讲座结束后,大一学生孙朝跃告诉记者:“父亲节的时候,给爸爸买条鱼,学习再忙,也要亲自送去,爸爸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美滋滋的。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买一双袜子,亲自给她穿上,她会感动得掉下眼泪的。孝顺父母很简单,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我觉得父母其实很容易满足,我们就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上满足他们,他们就很开心。等我们想尽孝却不能尽孝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学生倪宏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