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普洱——太原:一个高考状元的上学路

日期:2008-09-14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本站

作为云南普洱景东县高考状元,从老家到太原,山西中医学院的大一新生张燕萍和她的爸爸一共用了六天时间。这六天里,又黑又瘦的张燕萍一直背着一个大编织袋,寸步不离。这个大编织袋,加上口袋里的三份特困证明,就是她上学的全部家当。家庭极度贫困,第一次出门的张燕萍不会想到,在火车上能遇到好心人,这两天她终于可以安下心,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不抱上学希望

当她踏上来太原的火车时,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因为她的口袋里只有1800元,而到学校后要交的学杂费就有6500元。这1800元还是村里人给凑的。

她说:“如果到了学校不能贷款,我就只能回家。”

她原本接到通知书的时候,是不准备来的,但是在村里人的争取下,帮她到镇里和县里开了特困证明,加上村里的证明,一共三份,一直装在贴身口袋里。这是她能够留在大学上学的唯一希望。

四天没敢睡觉

8月26日一大早,她和爸爸一起从家里出发。步行4个小时,到了离村里最近的镇上,找到了汽车站,坐上了前往县城的汽车。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了县城,这是她第一次来他们村所在的县城,也是她第一次坐火车。

所以从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四天来,她和她的爸爸就再也没敢闭上眼睛睡觉。爸爸不会说普通话,她除了不断为倒车询问买票地点,还要照顾爸爸。

过度劳累病倒

当父女二人衣衫不整、满脸疲惫地拿着一大编织袋行李坐上石家庄前往太原的列车后,旅途的辛劳,加之家境贫困导致的营养不良,长途跋涉还出现了列车恐惧症,火车上的张燕萍感到心慌、发冷,意识模糊。

这对行为特殊的父女俩,引起了那趟火车的列车长崔建龙的注意。了解到情况后,崔建龙赶忙给张燕萍拿来牛奶,餐车的师傅还给父女俩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

她是县高考状元

吃完饭后,张燕萍的情绪才稍微有所缓和,与列车长崔建龙聊起了家里的情况。

张燕萍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爸爸在家靠种地为生,每年全家人收入只有千元,那还是在收成好的时候。差的年景每月平均不到40元。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她成为县里的高考状元。

她的弟弟还在上高三,当问到弟弟的学习时,她只回答了三个字:“比我好。”

火车上受助

听完讲述,看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列车员郝俊平当即拿出100元给她,让她添置衣服。正在餐车吃饭的山东济南平安宏宇耐火材料厂的赵风刚,看到大家都在帮助小女孩时,也掏出300元放到女孩父亲手中。列车长开始发动车里的乘务人员捐款捐物。

她的爸爸看到乘务员给拿来的毛巾、香皂、洗衣粉,看着桌上的饭菜和小食品,看到列车上大伙的情意,他再也抑制不住,放声大哭。

下火车时,张燕萍的口袋里多了400元钱,大编织袋里多了不少衣物。

餐车领班马新生和赵原禄帮助父女俩拎着行李,陪同他们来到车站,把他们送上开往学校的618路公交车。

列车组每月捐300元

9月8日,帮助张燕萍的太原客运段杭州车队第三包乘的乘务人员,来到山西中医学院找到了她,给她带来了衣物,还有香皂、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同时带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以后每月整趟列车的工作人员都会资助她300元钱,直到她顺利上完大学。

乘务人员崔建龙和王焕梅还专门为她写了一首诗《你———永远不会孤单》,鼓励她坚强起来。

这时大家才知道,交完各种学杂费,张燕萍口袋只剩40元钱。她原本准备用这40元钱,开始她大学五年的生活。

班里最坚强的女孩

她的辅导员说,“她一定营养不良,没有发育好,看起来顶多像初中生。

但是军训一周,她没有请一天的假。其他很多看起来比她要健壮很多的学生,都请病假了。

她刚刚来报到,辅导员并不是很清楚她家里的情况,只是从穿着上可以判断出,家里应该比较贫困。后来了解清楚以后,很是感动。辅导员说:“张燕萍现在已经在学校里找了一份卖珍珠奶茶的兼职,勤工俭学。”

学校的饭太好吃了

张燕萍说:“在来学校之前,妈妈一直告诉我这个学校不好,让我不要上了。来了以后,我才发现,这个学校不仅建设得好,饭也特别好吃,早餐就有十几种。”

在她离开家以前,每天的早餐只有馒头。她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种粥。

现在,她除了学习以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打工挣钱,来还她的助学贷款。她说:“我一定要攒钱让弟弟上大学。”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