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克•奥勒留编著,马克•奥勒留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勤勉工作, 为平定兵患动乱而风尘仆仆,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利用辛劳当中的片暇,他不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就了永悬后世的《沉思录》。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共有十二卷,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和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在书中追求的是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饱含了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这是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家坡访问会见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人员时道出的值得回味的一句话。这句话就出自于《沉思录》。《沉思录》所启示的:一个人的高贵绝不是来自于财富和地位,也并非来源于人的知识。一个人的真正伟大来源于对一种以诚实为目的的生活方式的认知,它建立在公正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在经常的自我反省、坚定的遵守正确原则基础上。就如同一片拥有自净能力的水域,那么多脏污的东西来了,我都可以让它融入我的怀抱,不抱怨、不怨恨,然后慢慢自净,保有的水域依然平静洁净。
无论是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利益追求,还是道德帮助的冷酷漠视,从频繁的压力自杀到“小悦悦”事件,甚至是老人搀扶问题,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社会,更是自我本身。《沉思录》正是作者“每日三省吾身”的记录,所以其内容深刻而诚恳。通过阅读此书,我学会了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要智能,所以辨善恶;要公道,藉以付人事;要勇敢,才能终苦痛;要节制,不为物所役。
时下的大环境,人们忧心忡忡,生怕自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于是乎,各种各样的培训蜂拥而至,人们去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孔子有言人当三令五申。而沉思,这个词似乎渐渐被遗忘了。我们开始奢望生活在别处。可是,躲于深山老林之中,隐于庙宇青灯之下,倒不如阅读《沉思录》,让心灵净化,思想提升。
这是一本朴素无华却又真诚无比的书,没有华丽冗长的辞藻,没有刻意晦涩的思辨,没有冗长乏味的说教, 而是作者真正的教诲,切身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