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9点整,以“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在杏林体育馆举行。本次讲座由校招就办的杨育同老师主讲,18级全体新生及辅导员老师参加。 杨老师首先结合本学期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就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和专业特色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她将讲解的内容高度概括为“我思故我在”讲解重点内容突出,又各有侧重。
“我思故我在”包括“制定学业目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规划大学生活习惯”三方面内容。学业目标是目标、方案、时间、行动等综合要素作用下的产物,它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们完成学习规划,提升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制定学业目标,杨老师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五点内容。

第一,加强自我约束管理。杨老师结合自身授课经历,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光阴,不负青春,关注国家政策变化,遵守校园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同学关系。第二,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要不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数量众多的图书资源。第三,要有自我完善的品格。不断加强自我鞭策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自身特长要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需求随时代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积极适应的能力。第四,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有助于自我定位,更好的了解自己,同时可以更好的挖掘潜能,确定优势所在,明确人生目标。自身的能力素养和社会需求的适应过程是有弹性和动态变化的过程。第五,关于创业的抉择。创业成功的因素有赖于社会形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内容,要积极适应不同的南北创新理念,提高创造、决策、动手、交际和管理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培养。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是指同时兼顾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体现,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知识结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相关内容的解读,杨老师指出思想道德修养是综合素质的灵魂和根本,身心文化素质则是基础;她希望新生可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符合本校高水平素质教学研究性大学培养目标的要求。
“规划大学生活习惯”是完成学业规划的必要条件。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加强运动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文艺活动,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科学利用网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兴趣爱好,构建融洽宽松的人际关系。在讲座的最后,杨老师向大家介绍就业指导中心在本校的职能和对未来的毕业生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欢迎大家积极加入其中,以便在增强自身相关能力的同时更早的了解就业信息。
10点20分,新生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教育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讲座对新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制定学习规划和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记者:宋微 摄影:郑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