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之精彩继续

日期:2018-09-04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杏林学子园

 为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9月3日上午9时,由我校思政部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吉广庆教授主讲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座顺利举办。18级全体新生参加。

 吉广庆教授首先祝贺全体新生顺利加入山西中医药大学这个大家庭。同时告诫新生,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完成学业,而应该更加刻苦地钻研知识。为了新生能有个大学生涯的好起点,他提出了三个关键词:适应,立志,奋斗。同时深入阐述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劝诫新生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勘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吉教授将“医”比“伊”,告诉大家学问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无怨无悔。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指出,要达到第三个治学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紧接着,他从“青年要看远”、“中年要看透”、“老年要看淡”三个方面描述了人认识事物从感性阶段“看现象”到理性阶段“知本质”的变化过程。

 随后对三个关键词分别展开论述。一、适应。适应大学最根本的是生活方式上的适应。首先是学习方式上的适应。大学课程总体呈现出“深”、“广”、“专”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学习上应更加注重主动性与创造性。且要适应大学老师教学的专业性、内容的研究性、关系的独立性、形势的实践性。其次是消费方式上的适应,大学生活中没有父母的管制,学生更要注意消费的多样性、时尚性等。大学的交往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际交往是金牌,思维方式是金牌。”他这样说道。他提倡大家应多交善友,广交益友。最后强调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都是错误的”这一观点。二、立志。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申述了理想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以及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概念。三、奋斗。他提出“理想+现实=矛盾=对立+统一=区别+联系”的观点。奋斗是将理想转变为现实的过程。理想来源于现实,但不是现实的复写,而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反应。理想高于现实,是超越现实而指向未来的更高的目标,理想是现实的升华。同时理想又离不开现实,否则,理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而“理想的现实=艰苦奋斗”。

 最后他希望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书写出自己华美的篇章,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讲座在全体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记者:贾鼎伊摄影:苏晓敏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