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岐黄”指什么吗?你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吗?身为一个中国人,你能给出一个把中医传承下去的理由吗?让高建忠老师来一一为你解答。
10月23日晚18时许,为纪念《新中医青年》编辑部成立二十周年,高建忠老师受邀于医学楼223围绕“中医很美”进行演讲。

此次演讲主要分为六部分:一.《黄帝内经》与中医的关系。二.人与天地的关系。三.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讲解。四.“四诊”于中医的重要性。五.中西医间文化的差异。演讲中,高建忠老师指出,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文化并未随历史的兴衰而消失,相反,它被人们称为“岐黄”保留至今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排头兵。这足以证明中医药的重要性。我们这一代“不太纯粹”的年轻人,从小接受西方知识,对汉语知之甚少以至于广告中出现“会消炎的中成药”这样的笑话。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员,我们知道“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更应该认识到中医来源于人民,又运用于人民。只有感性的接受中医药,才能发现中医药美。最后,高建忠老师最后强调,我们只有改变固有的西式思维,才能学好中医,才能为中医药的传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老师的演讲受到全场多次鼓掌欢迎。演讲结束后,主持人致辞,全场再次对他的讲解表示感谢。
高建忠,男,1991年—1996年在山西中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工作。2005年院内特聘为副主任医师。近几年致力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学说的研究,写成相关论文有:《明辨内外是临证第一要义》《对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临证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