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功定书记与王学诗(左)亲切交谈
3月10日,我院邀请“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山西省永和县中医院院长王学诗同志来院作报告。院党委书记陶功定教授亲切会见并主持报告。
院党委书记陶功定教授在报告前介绍了王学诗院长的简历。王学诗同志是山西省永和县中医医院的院长。他1946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1966年从山西省中医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到革命老区山西省永和县工作,成为县中医医院一名医生,1984年起担任医院院长至今。王学诗同志四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敬业奉献,创新管理,开拓进取,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为农民健康服务,被群众誉为“百姓院长”。1995年被山西省卫生厅授予赵雪芳式白衣战士标兵称号,1995年、1997年、1999年三次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中医院院长,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2008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他也是全国中医界获“白求恩奖章”第一人。这不仅仅是王学诗同志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山西中医人的光荣。
报告结束后,陶功定书记向全院团员青年发出了学习王学诗同志的号召。他指出,王学诗同志以他感人的四十年从医的经历,用朴实、诙谐、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报告。我和同学们一样,听了深受感动!我从他的报告中深深感到:王学诗同志是一位扎根山区,心系农民,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人。王学诗同志所在的永和县是革命老区,他长期在山区医疗战线服务,对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和农民劳动生活的艰辛有切身了解,对农民怀着深厚的感情。他担任永和县中医医院院长后,确定了“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院方针,想方设法为农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并采取一系列爱民便民措施,受到了永和县和周边地区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医院被群众称为“百姓医院”,王学诗也被誉为“百姓院长”。
王学诗同志又是一位勤学博采,躬身实践,培养人才,医术精湛的人。他作为一名中医大夫,以解除山区病人疾患为己任,精读中医典籍,理论联系实践,坚持出诊四十多年,用药优化从简,擅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和疑难杂症;形成个人专长,同时深入群众,广泛收集民间单方、验方,编印《单方验方治病手册》,无偿供同行和群众使用。作为中医院院长,他在医院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药业务素质。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医院专科专病建设取得成效,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质量得到提升,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和疑难重症抢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了满意的医疗保健服务。
王学诗同志也是一位忠诚事业,办院为民,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得人。他对中医药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他从县情院况出发,创新管理,建章立制,做到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鼓励医护人员更多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他带领中医院全体员工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创事业。他规定,对于生活困难的患者,可以先看病,后付费,甚至减免医药费,深受群众欢迎。在王学诗的模范带动和科学管理下,永和县中医医院诊疗量逐年上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9年成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2006年全年接诊患者6万余人次,业务收入200多万元,超过当地其他医院。
王学诗同志还是一位严于自律,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两袖清风的人。他公开承诺不吃请,不受礼,不收红包,自觉公开接受院内外监督。他没有专职补贴,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发展医院和服务民众上,公而忘私。他生活十分俭朴,出差总是找最便宜的旅店住宿。他说,我是共产党人,我希望我能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影响更多的人。在永和县历年的行风评议中,中医院均名列前茅。
王学诗同志四十多年来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为山区农民健康服务,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特出在全行业深入开展向王学诗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扎根山区、以人为本、服务百姓、关护民生的思想理念,学习他中医立院、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奋发有为的不懈追求,学习他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充满激情、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爱岗敬业、克己奉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
他最后指出,王学诗同志的事迹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浓缩,也是我们全体中医人,特别是中医学子的学习榜样。他的事迹表明,有付出就有收获,有艰苦的付出必有巨大的收获。一个人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