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助推地方项目为毕业生就业出“新招”

日期:2009-01-15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本站

国际金融危机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山西省唯一的一所中医院校,山西中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山西省的有关政策,积极联系省卫生厅开展地方项目合作,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调整对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让中医药“简、便、廉、验”走入农家生活。

分析当前形势,主动联系政府开展地方合作项目

开展地方项目合作是山西中医学院深入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积极应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举措。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陶功定教授告诉记者:“学校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压力大,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切实利益,进入十一月就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寻找出路。”

围绕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在两年内实现“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目标。 城市所有社区都要建立卫生服务中心(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力争做到小病不出村(社区)、中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市、区)。学校积极与山西省卫生厅有关部门联系,于2008年12月提出选拔医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卫生室(所)开展医疗工作实践,开创毕业生服务农村建设的新岗位。

省政协副主席、山西中医学院院长周然表示:“选拔医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开展医疗工作实践对于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延长就业择业期,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构建合理稳定人才队伍,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还将这一想法整理成提案《关于选拔医科类毕业生到村卫生院(所)工作实践的建议》,递交至正在召开的山西省两会,交由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讨论。这一想法得到了省政协常委、运城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柴瑞霭的高度认可,他表示:“新农 村太需要大学生医生了。”

同时柴瑞霭还说,让农民“小病不出村”,不能只是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关键是要让农民在农村找到能看了病的“村医”。解决“村医”的途径有两个,一个靠“引进人才”,政府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另一个靠培训现有“村医”,制订一个长期培训规划,组织专家定期下基层讲课,或让“村医”到县、市级医院进行临床学习,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相对于政府花钱组织现有村医进行培训,直接选拔医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开展工作实践要简便的多。如果这一项目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的话,鼓励学生到农村开展医疗卫生实践为解决山西省医科类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出路。

该提案主要是:选拔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科类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大学生。重点服务山西省15186个行政村中的6971个空白村卫生所。选拔的大学毕业生到当地开展2年的医疗卫生工作实践。

闻知这一消息,来自山西农村的该校2004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李贇罡同学告诉记者:“我刚刚参加完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果没有考上,我会选择回到我的家乡就业,用自己的本领服务我的父老乡亲。”学生有着这样的认识,学校也同样有着深刻的认识。该校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王旭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的2007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医药类在校本专科生377475,博士生3255人,研究生20937。从目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形势和社会需求分析,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只能是面向地、市、县、乡的基层和广大企业。”

学校在2008年11月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又于近日召开2009年就业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山西省精神,研究部署学校今年的就业工作。王旭告诉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我们的这些想法与中央的有关精神是不谋而合,我们深受鼓舞,更有信心做好地方项目工作。”“ 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应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注重创新,多调研,多跑动,多出新招和实招,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要主动出击,注重把工作做实,注重关心大学生,这是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可或缺”。

积极拓展市场,主动了解学生“婆家”需求

学校明确提出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大力拓展人才市场、因人而异灵活制定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创业等措施,积极应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负责学生就业的学生处副处长白贇表示:“可以升硕的本科生包括专升本的学生,目前不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难点,可以暂缓考虑;不能升硕的本科生和专科不能升本的学生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学校的开展的就业观念教育下,广大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纷纷表示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积极开展创业,主动适应市场。

学生转变观念了,就要为学生积极寻找“婆家”。学校主动出击,将利用寒假期间组织人员到全省11个地市开展走访和“推销”活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机遇,开拓县、乡、村三级用人市场,千方百计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王旭这样说。

在积极拓展省内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学校加紧对国外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摸索中医人才输出的途径和渠道,拓展国外用人市场。针推系政治辅导员张斌仁老师这几天正在为挑选3名学生到智利开展针灸按摩医疗服务忙碌着,“我们系有老师在智利做访问学者,熟悉当地的医疗市场,正需要推荐一些学生到那里开展中医医疗。”

鼓励学生创业,主动帮助学生自己动手当老板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该校2009年就业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山西省青年创业指导中心和学校的医疗、科技、人才资源,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支持,成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2008年毕业的专科学生戴金儒联合自己的同班同学在太原市办起了社区按摩店,自己动手当起了老板。

虽然只是一个小店的老板,小戴却一脸的自豪和骄傲,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自己开店的想法来源于学校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这是我参赛作品的一个具体实施。前几天,我还邀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前来参观考察。”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思想,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或山西省举办的各级各类创业计划竞赛,从学生最初的创业设想、筹划到实施,学校会及时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了解学生需求,引导正确方向。

除此之外,山西中医学院今年还推出多项措施,做到两个随时。如开通移动和联通信息平台,及时向学生发布用人单位信息,用人企业来单位招聘人才,根据需要随时召开洽谈会,学生联系到用人单位,随时办理派遣,满足学生需求。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