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中医二班成功召开“ 知文明礼仪,做诚信青年”主题团日活动

日期:2016-12-31点击:来源:中医临床学院 作者:中医临床学院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企业事业单位的立业之本,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是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诚”和“信”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诚信”。俗话说:“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大学生群体应当成为诚信之风的践行者、弘扬者,为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添砖加瓦。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为此,我班开展以“知文明礼仪,做诚信青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旨在全面提升我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推进校园诚信之风的建设。针对以上现象,14级中医二班开展了一场演讲比赛和讨论会。首先,将班级成员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小组内先进行讨论,例举身边不文明、不诚信的例子,通过相互交流,各组派出一名成员来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包含有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危害影响,应该怎么做,听过四组演讲之后,对四组演讲进行一个总结,呼吁大家知文明礼仪,做诚信青年。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