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2015级临床中药班参观博物馆

日期:2015-10-26点击:来源:中药学院学工办 作者:中药学院学工办

2015年10月22下午2时,2015级临床中药班在辅导员王晓英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在和剂甲座前整队出发。虽然狂风凛冽,但大家参过博物馆的情绪依然高涨。

博物馆有两层,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层校史馆。山西中医学院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筹建,1989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同年开始接受本科生。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现有三所直属附属医院,中药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等,满足了不同专业教学的需求。国家为进一步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山西中医学院新校区于2013年正式建立并投入使用,为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校以来,山西中医学院恪守“求真”的校训,坚持“艰且益艰,持重笃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当前,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得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而且还不断加强了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为创建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然后,我们又来到医史馆,整馆按照中医学历史发展为主线。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幅“黄河水曲十八湾图”,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一草百毒”,是他“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是以黄帝、歧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以“歧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专指中医学。扁鹊创造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医圣”张仲景一生恪守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孙思邈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四金药方》、《千金翼方》两书。虽乃方书,实乃各科兼备,理法俱全的医科巨著。北宋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叙述了经络,腧穴等内容。他设计铸造的两座铜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对辨认经穴及其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实地考察,亲历实践,对古代本草药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这一科学巨著。傅山,字青生,别号石道人,明末清初山西太原人。明清交替之际,绝意功名,弃青衿,为皇冠,着朱衣,自各朱衣道人,择披草履,身负药笼,遨游四方,各重于世。傅氏治学主张理论结合实践,勿拘泥于古人之说,通过临床经验,并在药方后注明服用效果。山西广誉选中药有限公司是我国现存最悠久的中药企业,公司主要有龟龄集和定丹坤两大拳头产品,龟龄集系是中国最早的复方升炼剂,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属国家级秘密配方,承载并展现着中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巨大价值。馆中不仅有图像和文字,还配实物和模型,使参观者直观全面了解中医博大精深文化。

参观完医史馆后,我们上二楼来到了药物标本馆。顾名思议这是一个展示中草药的地方,所有的中草药都被制成标本整齐的挂在墙上。老师告诉我们挖草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必须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肯吃苦认真负责,有时候为了做成一个好看的标本,他们必须克服重重困难。让我对古代大夫不远万里为病人采集草药去救人感到十分佩服。在这里,我们不仅见到了许多草药标本,我还见到了许多之前听过到没见过的草药如海马、蛇皮、鹿茸、夜明珠、冬虫夏草、灵芝、夏莲等。还有许多之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中药如连翘、秋菊、石膏、朱砂、麝香、阿胶、珊瑚、羚羊角、菌藻等等。

我所选的专业和中药有密切关系,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不仅要懂药,识药,会用药,也要把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中药文化发扬光大。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