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学院举办跟师心得座谈会

日期:2015-04-01点击:来源:傅山学院 作者:李廷宇

2015年3月30日晚,傅山学院于2504教室举行了11级中医实验班跟师心得座谈会,旨在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中医辨证思维。傅山学院副院长赵杰、高建忠出席,办公室王老师以及傅山学院11、12级全体同学参加。

由于本次的座谈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1傅山班的同学们开门见山便直奔主题。在会中,有的同学详尽的讲述了跟师方证的记忆和思考:例如香砂六君子脾虚气滞的调畅气机的作用,有的触类旁通,表达了小柴胡汤在心血管病中的疗效,根源是伤寒中小柴胡的“胸胁苦满”;有的则是同病异治:四妙散与保元汤治疗紫癜的临床妙用;龙胆泻肝汤在治疗带状疱疹肝经湿热证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则在于中医临床诊治的思考,例如有的同学意识到“治神”的重要性,病人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周易诊治的可行性等等。集思广益,深深浅浅中表达了对中医的思考,分享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最后赵杰院长发表讲话,对本次座谈会做出了点评。在对每一个同学的演讲认真聆听后,对大家提出了以下几个关于:一是关于学习的学习:要求大家首先夯实课本知识,学习必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做到可以“宽大正面,大纵深”用足够的知识点为基础,以思考为线将其联系,博学为医,精诚为医。二是关于辨证的辨证:中医的基本是辩证施治,其中怎么辨证是一个要点难点。辨证错误,出手便错。关于辨证中“机”的判断,便显示一个医者的水平,辨证的实质是通过表现把握机体与病邪间的关系。三是关于思考的思考:思考是中医创新的动力和途径,也是继承和学习的方法,那怎么思考呢?赵杰院长表示要规范的将思考科学化,用学科联系学科,触类旁通,博采众长。

中医且深且杂。可谓路漫漫其修远,越是靠近,越如见泰知微,临海觉渺。一人之力微小,多交流可以更加清晰的走向中医。跟师交流会,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