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有关中医认证的工作,班内进行了以“中医思维辨证”为主题的班内座谈会,同学们相互谈一谈对于中医的一些认识。
第一个讨论的问题是学校以人为本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些人认为学校设置早操,早上起来运动几分钟,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还有一些人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教实相结合,不仅讲解书上的理论知识,而且把他们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讲到一个知识点,老师就会把曾经遇到的病例给我们讲解什么症状,用什么方式解决。学校在路的两边种上了一些药材,让我们在学校内就可以看见实物,比起记忆书上的图片,实物会让我们应印象更加深刻。这些方面体现了学校的以人为本。

第二个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医思维。一些人认为中医思维首先要根植于一种整体性,无论什么时候看问题都要从整体性出发。一些人认为要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第三个讨论的问题就是中医名家。一提到中医名家山西的同学就马上提到了傅山,傅山在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还有人说华佗,神医华佗,对他有很多事迹,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这就是关于古代神医的讨论。

然后谈论了以下四大经典。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黄帝内经》,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倡导重视预防及非医学技术干预的养身延年术。然后是《伤寒杂病论》。它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第三个是《难经》,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最后一个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对于中医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