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走进中医大讲堂”系列讲座(四)——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

日期:2011-12-01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杨琳

环境与健康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城市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1月30日,我校学生委员会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处举办了以“大气环境污染与健康”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为桑楠教授。

桑楠,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环境与健康方向的研究工作,曾获得霍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一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国际学术会议旅行资助奖两项。2009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桑教授多年从事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她首先从大气污染的概念与来源、类型、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几个方面给同学们做了简单介绍。大气环境污染,即大气中的污染物超出了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主要包括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以及混合型污染。桑教授还通过实际例子加深了同学们对大气污染的认识与印象,如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属于煤烟型污染,甚至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也是这次事件使人们开始反省环境污染问题。桑教授还指出,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慢性急症、免疫功能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影响。此外,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还有以下特征:大气污染物的侵入途径与为害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低浓度,长时间作用;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作用机制复杂;接触人群广泛,易感性,差异性较大。

接着,桑教授又重点讲解了大气环境毒理学,毒理学,是指大气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对研究长期低浓度环境所引发的健康危害问题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立暴露效应机制;典型污染物与特定疾病的相关性以及为相关部门提供支撑。之后,桑教授讲授了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大气污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吸入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效应,对动物及人呼吸有毒性作用,也是一种全身性毒物,甚至对免疫系统、大脑皮层有损伤效应;二氧化硫吸入也可通过衍生物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同时也有实验表明,缺血性脑中风也与二氧化硫吸入有关。另外,氮氧化物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刺激作用、氧化损伤、肺功能损伤、免疫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方面,通过大鼠的水迷宫实验,以及电镜下检测线粒体变化、突触变化过程、常规指标的显示,表明氮氧化物影响与学习记忆因子相关的系统,致使其凋亡。而一氧化碳毒性效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煤气中毒就是典型的例子。PM10的毒性效应有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肺细胞的腐蚀和损伤、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等。对此,桑教授更是结合我们山西的实际,根据季节对太原空气颗粒物含量做了统计,是同学们有了切身体会。

最后,桑教授表示,希望通过研究中心的研究,把山西大气环境管理推进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大力建设山西,是山西的天更蓝,使更多人感受到山西的魅力所在。

至此,讲座结束,桑教授的讲授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外面的寒风挡不住同学们一番热情,这次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