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7点,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由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主办的“走进中医药”系列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讲座由秦雪梅教授主讲。阴雨绵绵的天气阻挡不了同学们求知的热情,全场座无虚席,气氛活跃。
秦雪梅教授,博士,现任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中药材GAP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化学与资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植物学学科会评专家、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草药》杂志编辑委员会特邀编辑、《中国中医药年鉴》特邀编委。主持2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7项。
首先,秦教授引用裴妙荣教授关于中西医起源“两台戏剧同时上演”的认识,阐述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产生以及产生之后在药物命名、发现和药性理论上的分道扬镳,引出了代谢组学在中西医学科之间的桥梁作用。
秦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海学教授关于“代谢组学在麻黄性味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通过对麻黄传统功用与现代临床运用的对比与探讨,用现代医学实验验证了古人对麻黄久煎、去沫可除去生物碱的科学性,并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将麻黄多糖药性归属为寒性中药组分。通过这一讲解初步介绍了代谢组学以及现代医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接着,秦教授从代谢组学的对象、特点、分析技术、用途以及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比较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代谢组学的相关知识。秦教授用图表说明代谢组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自03年立项以来逐年增加的趋势,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项目的重视以及代谢组学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她指出代谢组学可反映某种疾病(生理)过程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态和治疗措施的效果。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代谢组学的认识,秦教授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科研项目,即“代谢组学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的作用”。她发现了目前相关人士在这一方面主观的、非动态性的研究缺陷,运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整体的展开研究。经过模型筛选、剂量确定、行为学考察及生物样本采集等复杂的实验步骤,对逍遥散抗抑郁代谢途径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代谢组学内部的技术整合对机理探索有相互佐证、相互补充的作用。
最后,秦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山西大学现代中医药研究中心以及他们优秀的学术团队,并热情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讲让座我们感受到了秦教授作为一名科研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她致力于解除人类病痛的高尚品格。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运用现代医学技术进一步认识中医、中药。这不仅仅是对现代医学的发扬,也是对中医学的升华,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文/董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