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生工作将紧紧围绕学院党政工作重心,坚持“影响、引导、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按照“重心下移、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主体作用,逐步构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进一步将学生工作统一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来,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创建中医药大学努力奋斗。
一、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稳步推进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完整育人平台
《基于第二课堂的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自2011年正式实施以来,目前尚处于探索推进阶段。为了进一步发掘素质教育活动深刻内涵,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2012年学生处将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思考,稳步推进,着力从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载体的创新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教育效果的实效性五方面入手,以思想政治素质平台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二、立足创建中医药大学,逐步规范二级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依照《山西中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继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选拔、配备、教育、培养以及岗位管理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
开展班级联系人工作回访、班级联系人聘任及优秀班级联系人表彰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好班级联系人在学生培养和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发挥二级学院主体作用,构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
按照“重心下移、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根据各二级学院学生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出台并完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机制,提高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4、适应新的工作格局,努力做好与各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两个层面上的沟通协调作用,努力促进形成“一个目标,互动互促,多点支撑”的学生工作格局。
三、着眼高水平队伍培养,夯实学习型学工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工作能力
自2008年创建学习型学团队伍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1年被省工会评选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集体”。
1、2012年将继续坚持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和集中学习制度,做好新进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辅导员经验交流工作。组织人员参加第十九届全国中医药学生工作研究会年会。
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两促进的原则,开展学生工作研究、论文撰写及评比工作。
3、以理论创新为指导,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情况,对学生管理制度、机制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挖掘、规整和总结,确保学生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4、加大对辅导员的培养力度,尤其是职业化的培养,支持并鼓励辅导员参与心理咨询证书、职业指导证书的考取,切实推进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四、强化三级网络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校—院—班三级网络的建设,加大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服务工作的力度,健全并完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好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能动作用,提高三级网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心理教育活动月”为契机,以心理素质平台为指导,努力提高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切实做好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努力推进我校阳光工程建设。
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1、做好201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开展好“永远跟党走,共迎十八大”等各项活动。切实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方面,取得实效,不断引深校园文化建设。
2、将学生安全稳定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择机开展全校安全演练。
3、各二级学院建立预警机制,重点做好违纪学生、考试不及格学生等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定学生安全预案,形成突发事件查处和常规监督防范相协调的机制。
4、及时发现并排查学生中不稳定和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5、加强学生处网站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杏林网”的建设、更新和维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报刊的出版和发放工作。
6、利用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为入住新校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六、坚持“影响、引导、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细化工作环节,扎实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迎新工作。本着“热情周到、微笑服务、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工作原则,积极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做好2012级新生报到工作。
军训工作。认真开展新生军事训练、军训会操及军事理论教学等相关工作。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校院两级针对性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指导新生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校院两级充分借助第二课堂就业创业素质平台,开展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拓展就业途径。
组织好2012届毕业生离校系列活动,确保毕业生安全、愉快、文明离校。
做好2011-2012学年综合测评、三好、优干、先进班集体各项奖学金的推荐、评选和表彰工作。引导各学院发掘先进学生代表,尤其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加强宣传和报道,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型,从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校风学风的健康发展。
逐步建立二级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做好“绿色通道”工作,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顺利入学。
结合国家资助政策,调整我校综合奖助学金评选办法;做好2012学年度国家助学金的评选、上报、发放工作。
做好2012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宣传和咨询;积极配合银行、省资助管理中心做好助学贷款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及贷款的发放和贷后管理工作;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还贷意识。
协调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加强对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
建立各项长效工作机制,更新服务理念,强化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和统筹水平,及时高效的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