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我自认为自己的经历没有惊天动地,做榜样也很牵强。但是,“晒”出自己的经历又是必须的,所以下面我只好和大家分享一些对我影响比较深的小事吧。
我想,我可以用“流浪之家”来形容我的家庭。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经常搬家,总共加在一起也有十几次。而最大的一次搬家就是从吉林省搬到山东省。谁喜欢搬家?没有人。每个人都喜欢稳定的生活。我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一次次搬家。结果生活状况还是一直不理想。
我的学业一直是家庭梦想的承载。作为独生女的我,一方面要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另一方面还要帮助父母完成梦想。我的父母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完成学业就辍学了。上大学是我的理想,更是父母的梦想。父母深知受教育并坚持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过早辍学导致他们工作道路一直受挫。而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于2006年考上了大学。
我的大学,如同我的家一样--母校在山西太原,可是我前两年大学时光是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度过的。(我的专业是医学英语,学校为了更好的培养英语方面的人才,与大连外国语学院联合办学,力争打造出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就这样,我于2006年踏上“象牙塔”之路。大学,是我梦想了很久的地方。我渴望通过大学将我打造成一名有担当、有抱负、有能力的青年,而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大连外国语学院篇>
06年9月军训结束后,班委选举开始了。我通过充分的准备以及完整的规划打动了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心,成功竞选成为本班班长。其实,对于我们班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自己心里也有失落感。在大外(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简称),我们的身份是中医班,是山中医。最开始大家都觉得我们不属于大外,只是“借读生”,多少有些排斥感。所以,作为班长,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班级同学很好的融入大外校园,融入大外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我们不应该有自卑的心理,而应该展现出我们的青春活力和自信。为了给同学们带个好头,我参加了06级英语学院学生会干部竞选,并成功当选体育部副部长一职。记得当时的辅导员李老师问我:你兼职班长和学生会干部职务,工作会十分繁忙,你准备好了么?我微笑着回答,是的,我准备好了。接下来的生活繁忙而充实,我一方面忙于班级事务的管理,一方面忙于体育部的大小事宜,还要抓紧自己的学业及投身到各种活动中。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获得了显著成效。班级同学很快融入到大外的节奏中。我们班集体获得过拔河比赛二等奖,一二•九歌唱比赛第一名等等。这些都是班级同学团结奋进的见证。许多同学也在参加个人互动项目时取得好成绩。我们班的整体学习情况也得到代课老师的认可。记得当听到本班歌唱大赛获得第一名时,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后来举行的庆功宴,我们同学亲自参与包饺子、煮饺子。二十九人的班级其乐融融,俨然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同学们的笑脸组成了青春最美的画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就这样,我们迎来了大学二年级。一年一次的班委换届选举来临了。这次换届选举同学们热情高涨,参选者很多。每位同学都想为班级出一份力量。换届大会进行的比较顺利,选票当场公布结果。很高兴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任然是班长。然而,就在当晚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同学认为计票过程不够公正,不服竞选结果。还有人反映我工作有些“独权”。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事情的我心情跌倒了谷底,泪水也控制不住流了下来。我当时心中觉得十分委屈,自尊心有些无法承受。为了澄清这件事,第二天早自习时间,我们来了一个二次竞选。结果是我以一票之差胜选。虽然我竞选成功,但心中有了阴影。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弃权——给别人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其他同学有机会为班级出力,让自己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后来我把工作重心放到了体育部,协助本部部长搞好体育活动,努力让全员同学都喜欢体育部,愿意参加体育部举办的活动。我们的辛苦换来了丰收,据小道消息称,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生会部门就是我们体育部。我们所有成员的幸福真的是满满的。
08年是我们班在大连的最后一年。同学们不舍得离开这个我们为之奋斗过的美丽城市。为了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也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还为了告慰5•12汶川大地震的亡灵,我们中医班集体参加了5月20日行程30公里的大连国际徒步节。30公里对任何人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成功走下这30公里我们的报名费就会捐给汶川灾后重建。所有人都坚持到了最后的终点站。
大外的两年生活很快就过去了,两年的时间,每次辛苦换来的喜悦都历历在目。同学们的拼搏、老师的鼓励与指引、朋友们的有好帮助,都给我们的成长道路垫下了基石。
在这两年,我本人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获了一些小成绩:
* 学习成绩方面,我一直保持综合成绩班级前几名。但是由于大外不属于我们的校本部,所以不负责我们奖学金的颁发,母校也不负责这两年的学习表彰
* 成为班级入党积极分子二人之一(大外不负责我们班的入党事宜)
* 获得英文电影模仿比赛三等奖
* 获得网页设计大赛“特别创新秀”奖
* 获得英语学院2006级羽毛球大赛女子双打第三名
* 获得英文书法大赛二等奖
* 通过国家英语等级测试4、6级考试
* 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 参加“大连市物流专业大学生模拟创业大赛”,成绩合格
两年的学习生活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领导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学习了许多知识,结交了许多朋友,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
〈山西中医学院篇〉
2008年8月28日,我们由辽宁大连迁往山西太原求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新的校友,新的知识,无不让我们再次陷入新奇而苦恼的境地。
为了能够再次服务同学,将我近两年的收获与同学们分享,我在整理自己的优缺点后,重新站到了班级班委的工作岗位上。全班同学以差两票全员通过的票选给了我新的机会,我担任本班班长兼团支书一职。我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对我的宽容大度,并决心为班级奋斗。为了不影响班级工作,我没有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只是加入了陈式太极拳协会干事的行列。这次回到母校工作任务同样艰巨——融入新的环境。吸取了大一盲目的教训,这时的我团结一切班委、团委力量,共同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进入新的征程。
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一个都不能少,每位同学斗志昂扬。健美操,武术,太极拳,书法,爱心社,手语社,针灸协会,推拿协会,英语协会,到处有我们的身影。
我们有了归属感,因为我们可以参加优秀班级体的评选了,我们可以收获奖学金了,可以申请国家贷款、申请助学金了,我们能够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归属感,亲切的归属感,真正的归属感。而对中医的学习,让我们大开眼界。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光芒四射。我们怀着赤诚的心迎接她加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在母校我们同样结实了许多朋友,他们都给了我们真诚无私的帮助。在我们摸索前进的道路上,又是老师和同学朋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这里只想真诚感谢他们!
参加陈式太极拳协会是我的正确选择。入会前我听说练拳很辛苦,但是我想挑战自己。参加太极协会后,我每天坚持晨练晚练。早上6:20集合,练习到7:40解散吃饭,八点上课。晚上9:00练到11:00.睡眠很少,工作很多。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一个学期,我在第二学期只参加晨练。没能一直坚持练拳是我的遗憾。我们的专业十分特殊,回到母校后之花三年的时间完成其他专业五年的学业。课业安排十分紧张。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也收获了许多,调养身心,锻炼意志,有时还帮助我理解中医、理解人生。在协会担任宣传部干事这一年,我尽心尽力,也得到了部长、会长的认可。 对羽毛球的热爱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在大连参加了羽毛球比赛后没有多接触羽毛球,回到母校,我从第一次参加校羽毛球后就喜欢上了羽毛球。从此,每次羽毛球比赛我都会参加。大三下学期,为了参加校间联赛,我连续强力度参加训练。为了提升速度,我找男生帮我练习。大腿肌肉拉伤了也不曾放松。校间联赛结束后,我们又迎来系部联赛。技术略有提升的我在参赛第二天的赛场上,突然腰骶部动弹不得,十分疼痛。坚持并输掉那场比赛后,我进了医院。针灸治疗了两次后我没舍得再进医院。之后还是间断请了几天假修养。腰上的伤到现在也没好利落。
大三暑期,我留在学校一个月,到学校的附属医院针灸科见习。针灸科的王主任医术高超,我很想向他学习。王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同意我留下来。这期间,我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王老师教育我们,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其次才是医术。
我还很幸运地与来我校学习的国际针灸学者交流学习了针灸。这些国际友人大多来自非洲地区,很多人本身就是有名的西医大夫。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国际友人与我们探讨“什么是中医讲的气”。我们几个初学者一时抓耳挠腮,不知怎样用英语解释。后来很粗略地解释了一下,友人并不满意,要我们帮他找些资料。他的认真态度感染了我们,我下定决心要学好中医,并将她发扬光大。
转眼间来到了大四。我继续担任班长兼团支书一职。在喜庆的祖国六十华诞后,我们又迎来了本校20周年校庆。本次校庆意义非凡。学校领导老师招集400多名志愿者共同协调校庆事宜。我经过三次面试,加入了贵宾接待组并接待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领导老师。工作十分顺利,我也得到接待老师的好评。
大四以来基本工作重心都在班级上,甲流的不期而至导致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张而匆忙。课余活动减少了,假期也提前到来。
下面是我在母校获得的小小成绩:
* 2008至2009学年度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 2008至2009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团干部
* 2008至2009学年度被评为三好学生
* 2008至2009学年度荣获三等单项奖学金
* 2008至2009学年度荣获三等综合奖学金
* 2009年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获优秀奖
* 2008至2009学年度院自行车大赛女子第四名
* 2008至2009学年度院羽毛球比赛女子单项第二名
下面单独介绍一下我的勤工俭学经历: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那份不容易,我的家庭也是如此。父母早年下岗,又到山东谋生。生活一直不如意。父母的省吃俭用每每刺痛了我的心。母亲现在在山东省临沂市义堂镇大义堂村开小理发店,而父亲多年来流连于各种工作且频频失业。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母亲。2002年,父亲不幸被人误伤,从此不能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这也是他后来总失业的原因。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在06年暑假高考结束后在家住地的板厂打工。开始学习补皮子,每补一张1毛到1.5毛不等。可是由于是第一次做,手上力度不够几天后转做晒皮子的工作。晒皮子相对简单一些,只要不停翻动补好的皮子让它均匀晒干就可以。但是比较辛苦的是,在炎炎烈日下工作是最好的时间。那次打工收入500元。第一桶金收入不多,它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辛劳。
大一暑假,我随爸爸一起到砖厂打工。工作是方砖。每方一块砖7厘钱,不小心打碎一块砖要赔偿1.5元。每天,爸爸带我凌晨四点到达工地,早上九点甚至十点十一点才回家。工地上方砖的全是成年男子,我是唯一的女的。爸爸那时很自豪地向同事介绍我,我也没让爸爸失望,坚持做了一个月。不过我只做上午,下午爸爸还去工作。一个月下来我只挣了300元。手上磨起泡,蜕皮了一年多才好。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血汗钱”,用血和汗换来的钱。
在大连上学时,我在学校数码专柜做兼职。三个多月,每天晚上上岗,周末也工作,后来为了准备专业四级考试终止了工作。在这段时间,我收入1000元工资。
大二寒暑假我分别做了家教辅导。第一次家教与另外两名同学一起组织的,由于是第一次经验不足,且农村家庭收入低,我们收入了了。寒假我一个人带了三个孩子,共收入800元。
只要在家我就常常到妈妈的店里帮她干活。妈妈的点很小很简陋,冬天只靠一个煤球炉子取暖。店里没有自来水,用水要自己打。妈妈的手因为染料等化学用品过敏,常常裂口子。想起小时候看过一篇文章叫《妈妈的手》,我的母亲,总觉得还要伟大。我能做的事很少,想减轻妈妈负担也是力不从心。
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尽快完成学业,提高自己各方面技能,及早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日踏上工作岗位,肩挑起家庭的负担。父母常常教育我要踏踏实实做人,不管对什么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总会有各种挑战,要微笑着迎接他们。感谢身边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人,用实际行动回馈他们。
父母给了我一切,生命、做人的道理、知识等等,而他们让我将所有的这一切回报给社会。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爸妈,谢谢你们,感谢你们付出的一切,女儿会微笑着前进,更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希望我的经历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