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建设”汇报提纲征求意见稿

日期:2010-01-17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学工部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构建富有中医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一、项目背景

1、学院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总体规划

2、合格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文明、健康、人文、科学结构开放的个人成长空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有利于服务的综合制度结合体.既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学校课堂学习以外的,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所有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指导思想

把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作为根本点。围绕第一课堂,以第二课堂的建设与改革为落脚点,为构建“一体两翼”、“体壮翼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团工作。

三、项目目标

构建富有中医文化特色,能够满足合格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四、构建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围绕“通国学,诵经典,拜名师,多临床”第二课堂的建设。的成才规律,来指导第二课堂的建设。

1、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做铺垫、打基础。根据年级和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讲座,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必读书目推荐等。内容可包括国学类、中医类、医史医话、中医哲学史、中医的现存状态、中医的前景展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等。比如:在寄出录取通知书时,为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分别寄出推荐阅读书目(中医古籍,科普、小说等),同时在学院网站上提供相关内容,使我们的第二课堂教育延伸到入学前,延伸到学生家长及家庭;建议学生入学前在入学教育期间参观一些名院、名科活动,或组织一些专业观摩和表演,增加学习中医的兴趣。需要处理好讲座与选修课的关系,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互补,真正使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以第二课堂预热第一课堂。

2、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练兵场和检阅台。根据专业进程和课程设置设计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我身边的名老中医”、“名老中医伴我成长”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地方的名院、名科、名厂(中药)。组织拜名医、“我向名医学一招”等见习、实习活动。开展课堂笔记本大赛、国学、专业经典背诵挑战赛、大学生上讲台、护理技能礼仪大赛、推拿手法比赛、点穴大赛等专业性活动使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管理办法和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为指引,促进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参加相关竞赛,从而实现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成果。

3、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第二课堂要适当开展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文体、心理健康、网络聚集,从而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让第二课堂丰富和补充第一课堂。

4、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1)学团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思政教育。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学团工作为主阵地。各高校共性的问题是主渠道没有占领主阵地,主阵地没有通过主渠道。根据我院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要让主渠道占领主阵地,拓展专业的教育职能。主阵地的工作者进入主渠道,通过主渠道来发挥作用。比如:形势政策课结合班级的日常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就业指导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学生典型案例、常规安全教育相结合。军事理论课与爱国主义教育、五四系列活动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与学生军训相结合。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活动相结合。真正使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在思政教育上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文体活动与体育课、艺术课教改相结合。打通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为第一课堂(专业课)让出更多的授课时间和思考时间。目前29个学生社团有12个体育类、艺术类社团。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协调两操一课的深度结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社团为依托,让社团活动成为“课”的一部分。部分选修课(艺术类)与第二课堂的同质化建设。达到以第一课堂来指导提升第二课堂的效果。从而压缩了课外活动的次数。

五、实施方案

(1)由专家学、教师、学生组成第二课堂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教与学的交流活动 ,教与学的共同参与,共同设计来推进第二课堂建设。

(2)可以设立相关教研室如:第二课堂教育研究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等。

(3)制定相关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在第二课堂率先试行学分制改革。

以上思路是我们为配合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全体学团队伍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经过与社科部、体育部及相关教研室的初步沟通和交流,提出的一个初步设想,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提出批评意见和更好的建议。您可以面谈或通过网上留言、电话、信件等多种方式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