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中医2班“开讲了”第二十一期

日期:2017-04-30点击:来源:学工部 作者:杏林学子园

地点:16级中医二班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16级中医2班全体人员

主题:普济消毒饮子 主讲人:李幸

普济消毒饮子,现称普济消毒饮,是中医学院每个医学生都要学习的方子。在治疗热性传染病的时候,这个方子还在经常用。

起源:“金源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本是富家子弟,可钱再多也没能只好母亲的病,甚至连母亲的病因都未知,母亲便病死。自此,他立誓学医,拜张元素为师。(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一扫宋以来靠计算五运六气来看病的古板风气,把《黄帝内经》中的脏腑理论进行了系统发展,并在中药的气味沉浮理论领域有着中药的贡献。八岁考童生,二十七岁考进士,因犯已故皇帝的庙讳落弟,选择学医,治好当时名医刘河间后名声大振。)李东垣四年潜心学习了足够多的医学知识理论,但缺乏临床经验,故“进纳得官,监济源税”。李东垣刚到济源的那年春天,瘟疫席卷了北方大地,该病疫后因症状而得名“大头瘟”。

病症:起初,感觉身上冷,浑身没有力气,而后,头面开始肿大,肿胀到几乎眼睛,难以睁开,脑袋也显得比平时大些,喉咙发炎,感觉疼痛,声音哑,喘气也有阻塞感,然后症状很快恶化,继而死亡。

东垣开方:方用黄连苦寒,泻心经邪热,用黄岑苦寒,泻肺经邪热,上二药各半两为君药,用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根苦寒,马勃,白僵蚕苦平,上六位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药,前五味各一钱,后一味白僵蚕要炒用七分,用升麻七分升阳明胃经之气,用柴胡二钱升少阳胆经之气,最后用桔梗二钱,作为舟楫,使上述药性不得下行。煎水,口含。

病机:风热疫毒,壅于上焦,攻冲头面。

汤证脉症:主症:头面红肿焮痛,恶寒发热

副症:咽喉不利,口舌干燥

舌脉: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汤证诊断要点:1.具备主症

2.任何一项主症合任何一项副症,加典型舌脉

3.副症加典型舌脉

禁忌:阴虚者慎用

临床应用:本方原为具有传染性的“大头瘟”而设,现已广泛用于 热毒,发于头面之多种疾患。

1. 若表证明显,里热不甚者,可酌减黄岑,黄连用量,加荆芥,防风,蝉衣;表证已除,里热较甚者,去柴胡,薄荷,加金银花,青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荔枝核。另外,为增强疗效可外敷如意金黄散等。

2. 现常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颌下腺炎,化脓性腮腺炎,头面部蜂窝组织炎及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于热毒攻于头面者。

汤方组成:黄岑(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

(上方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为丸,噙化)

备注:一钱3g,一分0.3g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

晋公网安备14070202000019号 晋ICP备08003414号